近期密集出台的政策刺激力度,明显不同于新一届政府前期施政风格。受益行业从之前的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扩大到要成为国民经济新支柱产业的节能环保行业,信息消费也被赋予扩大内需的重任,4G大规模投资将如火如荼,“宽带中国”战略加码……
媒体和经济学界今年对“克强经济学”进行了解读,大致定位为不刺激、重改革,也就是说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强化市场,放松管制,改善供给,可以忍受短痛,希望解决长期问题。所以,当7月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关于“今年中国不会出台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的表态,被迅速当做“克强经济学”的典型案例进行解读。结果8月份国家发改委就提出“新一轮投资”的概念,并针对“新一轮投资是否会造成新的浪费和产能过剩”进行了解释,并有权威媒体对照上轮“四万亿投资”的不同点进行了诠释。可见,“新一轮投资”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头戏。
其实今年春末就有诸多消息从政府智囊机构及经济研究机构传出,为了应对经济增长的滑坡势头,启动新的投资来实现经济稳增长,而房地产、汽车、家电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或消费领域带动力强的产业,都在上轮“四万亿投资”中使用过,并出现副作用,所以这次“新一轮投资”的落脚点为以4G为首的信息产业、以环保为首的低碳经济等。随着4G牌照发放时间的一再调整,特别是在“克强经济学”被业界各种解读后,关于启动一些产业来带动经济的这种信息一度淡化,直到本月再度浮出水面。
现在来看,一些经济学家可能对“克强经济学”有所误读。比如传播最广的巴克莱解读版本里,“克强经济学”的第一特征是“不刺激”,这可能很大程度是为与前任进行区别而贴的标签,并非正确诠释。
7月中旬,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所讲的策略,应是真实的“克强经济学”——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显然,在经济形势需要的情况下,刺激政策是选项之一。所谓“不刺激”这个特征,属于巴克莱强加的猜测。
2022年以来,我市对照文化名城建设目标,按照优化城市总体形象、强化保护意识、展示地域文化、促进产业发展...
1、在“三证合一”“六证合一”“三十五证合一”基础上,今年继续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有...
新华网 15日从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为切实保护知识产权,维...
规划建设海鲜餐饮等特色街区,完善提升城区商圈。全面突破城中村改造,新建安置住房1.9万套,完成34个村居1...
(一)合同诈骗的常见种类;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 1、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骗取...
copyright © 2024 中国廉政法治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97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