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廉政法治研究中心网站!  
我国加强与国际科技合作加快农业发展
来源:   作者: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亚太各经济体的共同努力下,亚太地区粮食生产能力与生产效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数据显示,亚太各经济体的耕地资源仅占全球43%左右,但是粮食产量却占到了全球的52%,同时人均粮食年产量也从1990年的0.8吨上升至2009年的1.1吨,年均增长速度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但是,目前亚太地区仍集中了世界上三分之二的缺粮人口,地区粮食安全面临需求和供给层面的双重挑战。


  从需求层面来看,亚太地区人口的增加将造成地区粮食需求刚性增长。据亚洲开发银行预计,2011年至2050年亚太地区人口增长总量将超过8.5亿,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亚太地区人均粮食消耗也在不断上升。与上世纪90年代初相比,目前亚太地区人均粮食消耗量虽已上升12%,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经济发展平稳和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预期下,亚太地区人均粮食消耗将继续上升。亚太经合组织预测,仅人口增长一项带来的粮食需求增长就将高达60%。中国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指出,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会造成地区居民饮食结构多元化以及工业用途粮食需求上升,这些也将在需求层面增加地区粮食安全的压力。


  从供给层面看,亚太经济体未来在耕地、淡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方面受到的制约将更加明显,粮食稳产、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来自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的代表表示,各国耕地面积不足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据了解,1961年亚太地区人均耕地面积为0.22公顷,而亚太经合组织预测2050年人均耕地面积将下降至0.18公顷。此外,气候变化造成的恶劣天气频现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都将造成水稻、小麦等重要粮食作物的产量下降。

  

发布时间:2023-01-12  阅读:411次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信息
联系我们

010-69297369

010-69297369

8977652@qq.com

北京市丰台区黄土岗马家楼119号(南四环辅路隆晟食府北门)F座西门中国廉政法治研究中心

关注我们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测试01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