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面向”,形成了支撑发展和保障安全的科技创新发展新的战略格局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
面向经济主战场,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带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超级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推动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战略必争领域补短板、强能力,支撑港珠澳大桥、川藏铁路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深海油气、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核电技术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组织全国精锐力量开展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在疫苗、药物、检测试剂等方面取得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有力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创新药物、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先进诊疗技术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高质量的创新成果。
坚持以改革促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十年科技体制改革都是围绕人来进行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引进体制机制更趋完善。
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科研诚信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创新主体能力建设得到强化,中国特色的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持续提升,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国家创新体系更加高效顺畅。
坚持扩大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
开放合作是科技支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必然要求。十年来,我们实施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与161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关系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加快铺就。在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人类生命健康等领域,与世界各国的联合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未来,中国科技开放的大门将会越开越大,我们愿与更多国家科技同行交流合作,并努力为世界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中国科技的贡献。
2025年7月1日,我们迎来党的104周年华诞。凝望这面历经风雨而愈加鲜红的旗帜,我心中澎湃着对党领导法治事业...
6月30日,66岁的李爱庆被判死缓。据“京法网事”微信公众号消息,6月3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
2025年6月23日,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刘跃进(副部长级)受贿案,对被告...
据新华社6月20日消息,日前,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通报了内蒙...
6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日本广播协会(NHK)记者提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
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6月16日至18日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
copyright © 2024 中国廉政法治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97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