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面向”,形成了支撑发展和保障安全的科技创新发展新的战略格局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
面向经济主战场,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带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超级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推动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战略必争领域补短板、强能力,支撑港珠澳大桥、川藏铁路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深海油气、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核电技术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组织全国精锐力量开展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在疫苗、药物、检测试剂等方面取得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有力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创新药物、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先进诊疗技术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高质量的创新成果。
坚持以改革促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十年科技体制改革都是围绕人来进行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引进体制机制更趋完善。
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科研诚信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创新主体能力建设得到强化,中国特色的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持续提升,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国家创新体系更加高效顺畅。
坚持扩大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
开放合作是科技支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必然要求。十年来,我们实施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与161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关系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加快铺就。在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人类生命健康等领域,与世界各国的联合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未来,中国科技开放的大门将会越开越大,我们愿与更多国家科技同行交流合作,并努力为世界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中国科技的贡献。
北京4月3日电(检察日报记者郭琦 曹烨琼)4月3日,由检察日报社正义网、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法治中国宣传专项基...
总理今年以来反复强调一项硬要求:全面实施营改增后,“要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日前有关部门提供的...
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新征程、实现高质量建设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目标的关键时...
共有22个项目签署投资协议书,总投资75.78亿元,其中上台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69.56亿元,主要涉及钢铁配套...
总理今年以来反复强调一项硬要求:全面实施营改增后,“要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日前有关部门提供的...
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15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结束了第一天的讨论。在急剧通货膨胀的背景下,...
copyright © 2024 中国廉政法治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972号-5